【招標】蕪湖模式卷土重來,藥企拉橫幅抗議
日期:2015/3/26
隨著全國醫改試點省份安徽省《關于藥品帶量采購有關事宜的通知》和《關于公布安徽省基本醫療保險藥品限價(醫保支付參考價)目錄的通知》的出臺,有關“安徽帶量采購走向何處?以何種方式走?”的猜想層出不窮。就在業界陷入一片思考中,安徽各地市卻掀起了學習“蕪湖模式”的高潮,令業界一片嘩然。
其中,尤以安徽當地的企業反應最強烈。據爆料,3月18日-19日,當安徽16地市的衛生局長齊聚合肥,交流蕪湖模式帶量采購經驗時,宿州醫藥公司與合肥醫藥產業園等藥企在合肥市政府門前拉起了條幅,表達對蕪湖模式的“不滿”。以下為現場圖片:
根據《安徽省公立醫療機構藥品耗材帶量采購指導意見》(皖衛藥[7]號)等文件,安徽省將擬采用“聯合體+帶量采購+10家商業集中配送”的蕪湖模式去推動新一輪醫療改革。雖然目前,安徽已有部分地市(馬鞍山、阜陽、安慶、宿州等地)的企業開始或完成申報計劃,但從目錄整理以及量價評定、配送選擇等方面來看,業內對蕪湖模式仍存疑惑與抗拒,這或許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該模式執行的難度。
然而,醫藥觀察家報特約觀察家耿鴻武對此卻認為,執行難度完全取決于政府的決心。“倘若安徽政府在日后的招標采購中堅決執行蕪湖模式,此模式勢必會得以繼續?!?/span>
而針對業界所提出的“根據‘10家商業集中配送’的原則,蕪湖模式的推行會導致為其他未能被選擇的140余家商業配送公司處于不利狀態”的言論,耿恒武給出了否定態度。他指出,“10家商業集中配送”并非一個新概念,福建當前就是采取了此配送方式。雖然采用這種方式以后,相對的市場格局和市場布局會發生較大的變化,變相地加劇了流通行業的兼并重組,但從福建等省實踐結果來看,該方式并未威脅到其他有實力的商業配送公司的生存,相反則進一步地提高了市場集中度,完全符合國家醫改中政策設計的總體目標與要求。
事實上,除明確配送方式外,蕪湖模式中所采取的帶量采購也得到了安徽藥品招標采購辦甚至衛計委的一致認可。按相關人士分析的一樣,“各地市唯一可以借鑒的就是蕪湖模式,任何一種非蕪湖模式的方案設計,如果沒有參照、論證或嘗試,那么在執行過程當中或在以后運行當中,都意味著有失敗或存在重大缺陷的風險。所以,參照蕪湖模式,設計各市的藥品耗材帶量采購方案,既是響應并執行上級單位和領導的方針,也是對各市藥品耗材帶量采購工作的安全保障?!?/span>
追根溯源,蕪湖模式中帶量采購實際上是《安徽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方案》(皖政〔2015〕16號)的深化落實,結合該文件,安徽要“全省集中招標,各地帶量采購,及時配送到位,實行合同管理,全程嚴格監督”。通俗點講,就是各地市在省中標價基礎上對藥品和耗材開展“帶量采購”即二次議價。
“帶量采購的執行,對工業企業而言則意味著利潤減少?!惫Ⅷ櫸渲毖缘溃不赵趯嵭袔Я坎少彽幕A上,要求在4月1號全省施行零差價銷售,這勢必會把價格作為進一步考慮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工業企業將面臨“同一產品,不同地區均執行統一的最低價格”,不再是以前全省一盤齊的局面,失去原有的利潤最終改變藥企的整體布局。
另外,他還表示,雖然蕪湖模式具有他鮮明的特點,如帶量采購,集中統一配送商、低價等,遵循了7號文的主體思想內容,但完全推廣到全國似乎并不可能,因為蕪湖模式只是在符合7號文要求的基礎上的一種地方探索和嘗試而已。
2008年1月1日,蕪湖市成立藥管中心,調入8家公立醫院106名藥劑科人員,負責藥品配送。醫院成立“藥品調配中心”,調配門診藥房、病區藥房和藥庫的藥品出入。藥管中心按照藥品中標價10%加成配送,醫院代收藥品收入,每月全額劃入藥管中心,藥管中心與藥品供應商結款,預返還醫院中標價格的8%,余下的2% 作為績效獎金(合理用藥考核)年終不等額撥付給醫院。
2011年10月,蕪湖推行藥品零加成銷售,把縣級公立醫院用藥納入統一配送,同時把藥管中心的名稱由“醫療機構藥品管理中心”改為“藥品醫用耗材管理中心”,藥管中心運營難以為繼,市屬8家公立醫院的藥劑科重新劃歸各醫院管理,“蕪湖模式”變“以藥養醫生”為“以藥養醫院”,宣告“破產”。
蕪湖模式的實施分為2個階段:
2008年-2011年的醫藥分開和2012年-現在的統一配送。
1、首次試行醫藥分開。通過藥管中心預分配加成和衛生財政部門對醫院用藥合理績效考核(TOP10藥品和TOP5醫生是否合理用藥)調配加成返還比例,收支2條線,實現醫藥分開,變“以藥養醫生”為“以藥和財政補助養醫院”。
2、類托管模式,強制降價。藥管中心類似于托管藥房,通過集中招標強制降價。2008年8月,8家公立醫院所需基本藥品集中公開招標,最終,兩家配送企業和2055種藥品中標,與基本限價相比,藥品中標價綜合降幅達31.4%。
3、通過強制壓縮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的價格空間,補償政府財政支出;減少了基本用藥醫生回扣金額,醫生“大處方”也減少了。
蕪湖模式在實施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1、新特藥大幅度減少
集中采購強制降價使得新特藥減少,表面上使得藥品費用減少,但對醫療機構疾病治療水平的提升實則是一種限制。
2、體系外流通的藥物費用增加
只從8家市屬醫院的收支來看,蕪湖模式減少了基本藥品的價格,彌補了財政支出不足問題,老百姓在這8家醫院看病的費用也有所下降(沿著藥管中心流通至醫院的目錄內藥物)。與此同時,滋生了體系外循環的藥物使用(各種途徑流通至醫院、藥房和其他醫療機構的目錄外藥物)。如果公布2008年-2011年蕪湖市(人均)藥品消費金額或年度醫??傊С鼋痤~可以看出端倪。
3、大鍋飯現象
因為沒有匹配地滿足醫生的生存需求和歸屬需求,收入一刀切,導致醫生大鍋飯現象嚴重。
4、政府過多介入,缺乏市場競爭,自我形成一個封閉體系
信息來源:醫藥手機報
|